黄庭坚(1045-1105),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后世称黄山谷,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文奇崛放纵,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江西诗派的始祖,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他的词清新瘦硬,和秦观并称“秦七黄九”。他的行书和草书入古出新,个性鲜明,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的书法取法于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颜真卿、高闲、杨凝式、周越、苏舜钦等,可谓兼收并蓄,包容百家。黄庭坚在书学上追求一种自然之美,忘我的境界,无法之法。他自称“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万缘,如蚊蚋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譬如木人舞中节拍,人叹其工,舞罢则又萧然矣。”他认为“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是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
释文:惟奇卉之灵德,禀国香于自然。俪嘉言而擅美,擬雅号以称贤。咏秀质于楚赋,腾芳声于汉篇。冠庶卉而超绝,历终古而弥传。若乃浮云卷岫,明月澄渊,香气暗袭,清露夜悬,紫茎雨润,绿叶水鲜,犹群真之会集,譬彤霞之竞然。感幽情之珍赏,
狎迁客之流连。既不慕乎擷采,信无忧乎剪伐。鱼始陟以先萌,鶗虽鸣而未歇。愿擢颖于金阶,思结荫乎玉池。泛旨酒之十酝,耀华灯于百枝。 右书颜师古幽兰赋黄庭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