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摄于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石竹,(拉丁文名:Dianthus chinensis L. )。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无毛,带粉绿色。
茎由根颈生出,疏丛生,直立,上部分枝。
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2-4毫米。
顶端渐尖,基部稍狭,全缘或有细小齿,中脉较显。
花单生枝端或数花集成聚伞花序,花梗长1-3厘米。
苞片4,卵形,顶端长渐尖,长达花萼1/2以上,边缘膜质,有缘毛。
花萼圆筒形,长15-25毫米,直径4-5毫米。
有纵条纹,萼齿披针形,长约5毫米,直伸,顶端尖,有缘毛。
花瓣长15-18毫米,瓣片倒卵状三角形,长13-15毫米。
紫红色、粉红色、鲜红色或白色。
顶缘不整齐齿裂,喉部有斑纹,疏生髯毛。
雄蕊露出喉部外,花药蓝色;子房长圆形,花柱线形。
蒴果圆筒形,包于宿存萼内,顶端4裂。
种子黑色,扁圆形。花期5-6月,果期7-9月。
石竹已广泛栽培,育出许多品种,是很好的观赏花卉。
石竹株型低矮,茎秆似竹,叶丛青翠,自然花期5~9月。
从暮春季节可开至仲秋,温室盆栽可以花开四季。
花顶生枝端,单生或成对,也有呈圆锥状聚伞花序。
花径不大,仅2至3厘米,但花朵繁茂,此起彼伏,观赏期较长。
花色有白、粉、红、粉红、大红、紫、淡紫、黄、蓝等,五彩缤纷,变化万端。
根和全草入药,清热利尿,破血通经,散瘀消肿。
陆龟蒙《石竹花咏》
司空曙《云阳寺石竹花》
王安石《石竹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