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尾花(拉丁学名:Lysimachia barystachys Bunge),也称虎尾草。
报春花科珍珠菜属多年生草本,具横走的根茎,全株密被卷曲柔毛。
茎直立,高30-100厘米。叶互生或近对生,长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以至线形。
长4-10厘米,宽6-22毫米,先端钝或锐尖,基部楔形,近于无柄。
总状花序顶生,花密集,常转向一侧;花序轴长4-6厘米,后渐伸长,果时长可达30厘米。
苞片线状钻形,花梗长4-6毫米,通常稍短于苞片。
花萼长3-4毫米,分裂近达基部,裂片长圆形,周边膜质,顶端圆形,略呈啮蚀状。
花冠白色,长7-10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长约2毫米。
裂片舌状狭长圆形,宽约2毫米,先端钝或微凹,常有暗紫色短腺条。
雄蕊内藏,花丝基部约1.5毫米连合并贴生于花冠基部,分离部分长约3毫米,具腺毛。
花药椭圆形,长约1毫米;花粉粒具3孔沟,长球形 ,表面近于平滑。
子房无毛,花柱短,长3-3.5毫米。
蒴果球形,直径2.5-4毫米。花期5-8月;果期8-10月。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草甸、山坡路旁灌丛间,全草可入药,治疮疖、刀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