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刘志明书法工作室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日志

 
 

硬笔临帖之八十二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2017-11-23 07:52:57|  分类: 硬笔临帖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眉山(今属于四川)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苏轼与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的豪放词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他的散文,书,画等成就都很高,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努力革新。为宋四家之一。

硬笔临帖之八十二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虚梅 - 刘志明书法工作室

         释文:上清储祥宫碑,翰林学士承旨左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清车都尉武功县开国子食邑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苏轼奉敕撰并书。元祐六年六月丙午,制诏臣轼,上清储祥宫成,当书其事于石。臣轼拜手稽首言曰:“臣以书命侍罪北门,

硬笔临帖之八十二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虚梅 - 刘志明书法工作室

记事之成,职也。然臣愚不知宫之所以废兴,与凡材用之所从出,敢昧死请。”乃命有司具其事以诏臣轼。
始,太宗皇帝以圣文神武佐太祖定天下。既即位,尽以太祖所赐金帛作上清宫朝阳门之内,旌兴王之功,且为五代兵革之余遗民赤子,请命上帝,以至道元年正月宫成,民不知劳,天下颂之。

硬笔临帖之八十二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虚梅 - 刘志明书法工作室

至庆历三年十二月,有司不戒于火,一夕而烬。自是为荆棘瓦砾之场,凡三十七年。元丰二年二月,神宗皇帝始命道士王太初居宫之故地,以法箓符水为民禳禬,民趋归之,稍以其力修复祠宇。诏用日者言,以宫之所在为国家子孙地,乃赐名上清储祥宫。且赐度牒与佛庙神祠之遗利,为钱一千七百四十七万,

硬笔临帖之八十二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虚梅 - 刘志明书法工作室

又以官田十四顷给之,刻玉如汉张道陵所用印,及所被冠佩剑履以赐太初,所以宠之者甚备。宫未成者十八,而太初卒,太皇太后闻之,喟然叹曰:“民不可劳也,兵不可役也,大司徒钱不可发也,而先帝之意不可以不成。”乃敕禁中供奉之物,务从约损,斥卖珠玉以巨万计,凡所谓以天下养者,

硬笔临帖之八十二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虚梅 - 刘志明书法工作室

悉归之储祥,积会所赐,为钱一万七千六百二十八万,而宫乃成。内出白金六千三百余两,以为香火瓜华之用。召道士刘应真嗣行太初之法,命入内供奉官陈衍典领其事。起四年之春,讫六年之秋,为三门两庑,中大殿三,旁小殿九,钟经楼二,石坛一,建斋殿于东,以待临幸,筑道馆于西,以居其徒,凡七百余间。

硬笔临帖之八十二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虚梅 - 刘志明书法工作室

雄丽靖深,为天下伟观,而民不知、有司不与焉。呜呼,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臣谨按道家者流,本出于黄帝、老子。其道以清净无为为宗,以虚明应物为用,以慈俭不争为行,合于《周易》“何思何虑”、《论语》“仁者静寿”之说,如是而已。自秦、汉以来,始用方士言,乃有飞仙变化之术,《黄庭》、《大洞》之法,太上、天真、木公、金母之号,

硬笔临帖之八十二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虚梅 - 刘志明书法工作室

延康、赤明、龙汉、开皇之纪,天皇太一、紫微、北极之祀,下至于丹药奇技,符箓小数,皆归于道家,学者不能必其有无。然臣尝窃论之。黄帝、老子之道,本也。方士之言,末也。修其本而末自应。故仁义不施,则韶濩之乐,不能以降天神。忠信不立,则射乡之礼,不能以致刑措。汉兴,盖公治黄、老,而曹参师其言,以谓治道贵清静,

硬笔临帖之八十二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虚梅 - 刘志明书法工作室

而民自定。以此为政,天下歌之曰:“萧何为法,<冓页>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壹。”其后文景之治,大率依本黄、老,清心省事,薄敛缓狱,不言兵而天下富。臣观上与太皇太后所以治天下者,可谓至矣。检身以律物,故不怒而威。捐利以予民,故不藏而富。屈己以消兵,故不战而胜。虚心以观世,故不察而明。虽黄帝、老子,

硬笔临帖之八十二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虚梅 - 刘志明书法工作室

其何以加此。本既立矣,则又恶衣菲食,卑宫室,陋器用,斥其赢余,以成此宫,上以终先帝未究之志,下以为子孙无疆之福。宫成之日,民大和会,鼓舞讴歌,声闻于天,天地喜答,神祇来格,祝史无求,福禄自至,时万时亿,永作神主。故曰“修其本而末自应”,岂不然哉!臣既书其事,皇帝若曰:“大哉太祖之功,太宗之德,神宗之志,

硬笔临帖之八十二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虚梅 - 刘志明书法工作室

而圣母成之。汝作铭诗,而朕书其首曰上清储祥宫碑。”臣轼拜手稽首献铭曰:天之苍苍,正色非耶?其视下也,亦若斯耶?我作上清,储祥之宫。无以来之,其肯我从。元祐之政,媚于上下。何修何营,曰是四者。民怀其仁,吏服其廉。鬼畏其正,神予其谦。帝既子民,维子之视。云何事帝,而瘠其子。

硬笔临帖之八十二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虚梅 - 刘志明书法工作室

允哲文母,以公灭私。作宫千柱,人初不知。於皇祖宗,在帝左右。风马云车,从帝来狩。阅视新宫,察民之言。佑我文母,及其孝孙。孝孙来飨,左右耆耇。无竞惟人,以燕我后。多士为祥,文母所培。我膺受之,笃其成材。千石之钟,万石之虡。相以铭诗,震于四海。

  评论这张
 
阅读(46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